火星沙尘暴已经持续了2个多月,最近已经逐渐烟消云散,但“机遇号”仍然没有任何回音,专门为唤醒“机遇号”编排的乐曲继续在NASA的控制室内回响。
不过作为在火星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了15年的"始作俑者"NASA应该知足了,作为一个设计寿命只有90天的“短命鬼”“机遇号”来说,还有什么要求呢?高昂着头颅、骄傲的火星小车车-“机遇号”“机遇号”是2003年7月7日从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的,经过5个半月的长途跋涉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其实5个月到达火星已经很快了哦)地火之间的轨道转移方式至2004年1月2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子午线高原,从此开始了远远超出意料的15年火星漫步生涯。
对了,就是那个从天而降的充气缓冲球就是“机遇号”的降落方式:这就是“机遇号”降落时的缓冲球“机遇号”的运气非常不错,在一块并无多少乱石的沙漠地带降落了,而且刚好掉在一个撞击坑的底部“机遇号”在火星的漫游路线,路程已达创纪录的43公里当然“机遇号”并不是奔着这个陨石坑去的,而是一路走一路研究....它的任务包括:搜索火星存在水的痕迹;勘测降落地点周围的矿物、岩石和土壤的分布区域和成分;观测火星的风化作用和火山活动以及陨石撞击所造成的影响;轨道器上则辅助地面探测线路以及起到通讯中继等作用!“机遇号”遭遇的沙尘暴并不非第一次,对于极度干燥的火星来说,沙尘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气候,尽管对火星沙尘暴的起因并不是十分明确,但这个时间与地域跨度确实是地球上的沙尘暴规模所望尘莫及的,与地球上的沙尘暴飞沙走石不一样,火星的大气极为稀薄,因此火星上的充其量只能称为“尘暴”,对火星探测车的实体损伤几乎不会有,主要是遮盖了探测车的太阳能电池,对于依赖太阳能电池的“机遇号”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威胁!火星沙尘暴的锋面NASA的科学家于5月30日首次观测到了火星表面正在生成一场小范围沙尘暴,但到了6月20日,此次小范围的沙尘暴已向整个火星范围扩散。
上图中是ESA的高分辨率相机拍摄的由尘埃云!按理来说“机遇号”已经是一个老司机了,为何此次没有挺过来?也许设备的老化与尘埃所携带的静电积聚等给了它最后一击,尽管NASA依然在等待,我们也希望它再次被唤醒继续昂着头颅驰骋在火星大地上。
“机遇号”取得的成就有:曾经有水存在的初步证据、火星土壤的显微照片间接证明曾经有水、发现了圆圆的、个头不小的神秘卵石、火星岩石有细微的层次展现了风化做用、功地对火星表面一块坚硬的岩石钻洞、拍摄到了火卫遮挡太阳的火星日食照片辅助确定火卫的轨道......火星上的陨石需要特别指出一下的是上图中的陨石是除了地球之外在其他行星上发现的第一个陨石,您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与地球陨石的差别,因为火星的大气比较稀薄,表面的烧蚀程度并不十分严重,刚刚展露出玻璃质熔融痕迹!如果这个大小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的话应该不会留下什么东西了!“机遇号”原本设计完成是90个火星日的任务,然而它已经在火星上整整工作了15年,几乎比原定计划多了14年时间。
(1个火星日为24小时37分22.663秒)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是多事之秋的季节,我们依然在等待“机遇号”的一声平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