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机硅网9月9日讯:涨声一片!上周,有机硅产品全线反弹,DMC平均价格为13949元/吨,环比上涨2.9%,同比(2021年)跌幅为78%,已连跌了34个月,业内认为:是时候涨了。
当前单体企业“以涨换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价格继续上行。
然而,当前,有机硅市场正处于一个弱恢复阶段,虽然全球补库存正在逐步落实,但有机硅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难以改变。
行业主要矛盾还是产能过剩的问题,短时间很难彻底解决。
现在看来只能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解决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起码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来化解供需矛盾。
监测数据显示,截止9月7日,国内DMC现货主流报13700-14200元/吨,生胶主流现货报15000-15300元/吨,107胶主流报价14000-14500元/吨,硅油主流报15500-17000元/吨。
421#金属硅报12500~13100元/吨,一氯甲烷报2150-2300元/吨。
上半年几大单体企业绩分化加剧。
鲁西化工、东岳硅材势头强劲,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03.72%和134.05%;云南能投成为最大黑马,多项业绩实现大幅的增长,但也有三家则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浙江一单体企业总经理称,在有机硅发展的下半场中,关键是技术应用多样化。
山东一单体企业董事长称,有机硅追求规模和跟风同质化违背行业发展初衷。
下游一大户刘董事长称,提升有机硅产品的市场价值,不能靠一味降价。
产业报告显示:目前,行业应用领域景气仍相对稀缺,正增率普遍下滑。
有机硅应用广泛,密封、粘合、润滑、涂层、表面活性、脱模、消泡、抑泡、防水、防潮、惰性填充等。
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应用正增率在50%+。
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应用中位数增速超过10%。
建筑、电子电气、纺织应用边际改善。
行业整体应用正增长且企业层面边际改善的行业仅有硅制品领域。
DMC硅油大厂“反内卷”!反内卷、留利润是当前行业破局的关键。
8月中旬开始,多家头部单体企业打响了第一枪!传来重大信号,将改变每一个正在竞争激烈的上下游产业链。
要知道,在经济下行、产能充沛的时候,内卷就会越发严重。
最近两年的有机硅,内卷太厉害了,大家活得太累了,还赚不到钱,人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内卷”的结果,可能就是死局。
近日,信越、陶氏、瓦克、埃肯、新安、合盛等均做出调整,放弃以低价为核心的导向。
这意味着,厂家不用再一味卷低价,只要在合约价、订单量等因素之间实现平衡,便能做成有利润的生意。
接下来,反内卷的大方向是什么?高层会议也给了清晰的路线: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单体装置动态:减产挺价达成共识,整体开工率维持在69%左右。
正常开工装置:陶氏、信越、瓦克、新安、湖北兴发、云投降负荷装置:合盛、鲁西、内蒙古恒业成、浙江中天、河北三友、东岳、内蒙古恒星、江西星火金属硅行情:近期市场对金属硅需求预期存在担忧,制约价格表现,国内421#主力合约价报12600-13100元/吨。
工业硅期货继续震荡整理,成本支撑尚在。
新疆装置减产影响,有机硅专用金属硅供应收紧,商家报盘波动不大,部分小幅让利出货,单体企业需求一般,成交平平。
DMC行情:国内DMC市场继续反弹,主流市场牌号价波动100-300元/吨,报13700-14300元/吨。
订单支撑尚可,场内供需基本无变化,下游工厂采购刚需不改,持货商随行出货灵活操盘,成交活跃。
广东地区现汇库提维持在13750-14200元/吨,裂解料DMC僵持在12500-12800元/吨区域到货,毛边料收购价多在4500-4700元/吨。
硅油行情:国内硅油市场重心持稳,个别牌号市场价涨100-200元/吨,主流厂家报15500-16900元/吨,裂解料硅油报13500-14300元/吨。
安徽头部硅油大牌价格逼近1.7万元/吨,裂解料硅油报1.4万+元/吨,陶氏信越瓦克硅油报19700-21500元/吨,月初第一个工作日裂解料硅油市场表现平平,厂家报价基本维持稳定态势,整体成交一般。
107胶行情:国内107胶市场重心上移,主流市场牌号价波动100-150元/吨。
据悉,进口107胶报15700-16500元/吨,国内主流牌号报14100-14800元/吨。
裂解107胶价格报13500-13700元/吨。
宏观数据表现欠佳,终端建筑硅酮胶需求未有利好政策,盘面表现尚可,跟随有机硅大宗反弹。
裂解107胶基本面供需未有改善,询单气氛不足,现货市场价格重心持稳去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