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洪河从前,洪河水连年成灾,万岁派王诰前来治理,为老百姓造福。
朝廷让他开挖10条小河,他日夜督促临河各县,很快挖成了9条。
一天万岁上朝,问王诰洪河治理怎样?挖几条小河了?王诰说:“一道没挖。
”朝廷大怒,下令把王诰贬官为民。
后来万岁派人去洪河看时,才知道原来十条小河挖了九条,只剩下一道没挖。
于是,万岁把王诰召回京城,官升一级。
淮安荡寇明万历年间,淮安一带水寇猖獗,常常日伏夜出,结伙抢劫,烧杀奸淫,当地百姓终日提心吊胆,渔民不敢下水捕捞,农民无法安居乐业。
皇上得到地方官府申报,曾多次下诏派官兵进剿。
水寇借助无边无际的大水和他们熟练的水性,官兵一到即沉没于水中,两三天水中不死。
地方告急文书一天紧似一天,朝中文臣武将自知水寇狡诈,都怕被派往淮安,一旦平不掉水寇,身败名裂,乌纱难保。
皇上就命王诰为九省提督,委以淮安平寇重任。
王造接旨后,一是召集天下木匠打造战船,二是召集天下铁匠铸造利刃,利刃安于船底。
数月准备齐全,方点兵遣将乘战船自京城南下。
大军一到淮安,水寇闻讯即沉没水中。
王诰亲自查看地形,严密布署。
战船分数片一字形摆开,铁索相连,船头官军手持长缨。
一切就绪,战船齐发,来回往复,一日数遍,拉网式的在水中开动,同时将大量石灰撒入水中。
水寇碰到利刃则亡,石灰入水呛得水寇露出水面又被兵勇扎死。
不几日,水中芦苇被削尽,再看水中原来清澈之水,却变成了浊浊血色。
淮安水寇一举荡平。
王诰的婚事王诰生于明弘治年间,家贫,从小父死,母子二人生活。
王谐亲母给丁家做饭,王诰随母上学。
长大后进京赶考,路过尉氏县李家庄,时逢下大雨,王诰无奈就在李员外家大门口避雨。
员外见王诰人材出众,问及家庭住址、生活情况、去哪里等,王诰一一如实回答。
员外就把女儿许配王谐。
王诰进京赶考后,因患重病,误了考期。
当时老严嵩得知此事,就帮助王诰见了皇上,说明了误考之事。
皇上见王诰一表人材,出语不凡,大有安邦治国之才,就封他为赠进士。
同时,想招王诰为骑马,就问王谐家中情况。
王诰说,父早死,剩下母子在丁员外家生活。
皇上问王诰完婚否?王诰说,进京赶考路经尉氏李家庄下大雨,在员外家避雨时李员外把女儿许婚。
皇上不再求婚,就派人去尉氏县李家庄,一是报喜,二是接王诰妻。
待王诰妻接到京里,夫妻二人到金殿谢皇恩时,皇上见李氏长得比宫中诸妃都美,便把李氏封宫了。
王诰只得应允,但夫妻之情是割不断的。
李娘娘离开王诰后,天天闷闷不乐,宫女奏请皇上,让王诰陪娘娘下棋,皇上应允了。
王谐就陪娘娘每日在宫中下棋,饮酒作乐。
从此.王诰官职不再升迁(到都察院右都御史)。
一天正下棋,忽刮一阵风,将棋子刮掉;王诰拾棋子时,无意中碰到了娘娘的脚。
以后,皇上派王诰去青海平乱。
王诰走后,李娘娘想王诰,要皇上把他连夜召回京。
王诰想到下棋之事,心中害怕,对部下说:“就说王诰有病不能进京。
下旨人回京交旨,说王诰有病不能进京。
皇上又一连十二道金牌宣王谐进京。
王诰大惊,于是就吞金而死。
死前留下两句诗:“风吹棋子落,无意摸着娘娘脚”。
他死后皇上念他有功,给铸一个金头。
可是送到州里被州官换成了银头;银头送到府里,被府官换成了铁头;铁头送到县里,被县官换成了木头。
以后王诰儿子上京告状,皇上命沿途这几个州、府、县21个官员,每地都修一个王诰墓。
直到现在谁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