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专家哈尔滨论证老旧小区改造12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在哈尔滨市组织召开了《哈尔滨老旧小区改造综合解决方案》课题研究成果专家论证会。
(中国房地产报)|DK点评| 通常来讲,老旧小区改造就是把外墙粉刷一下。
更有作为的政府就把里面的结构也改一改,本来卫生间是在走道上的,现在把卫生间重新规划一下,纳入到室内。
如果仅仅只对老旧小区做一些改造,这个费用就变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如果要实现资金平衡,需要引进社会资本。
不提高容积率,不另外创造出价值,社会资本是不会进来的。
简单讲就是,能把楼建得更高,让它有创造价值的空间、有利润,地产商才愿意来做,不然就是做慈善。
企业或许也会愿意,但是做慈善是解决不了长远问题的。
让地产商进来提高容积率,盖出更多的可售空间,那就是房地产,政府不太喜欢,会严防死守。
所以老旧小区的改造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悖论:光是改造,增加负担;如果进行增量空间的改造,又变成了房地产——很让人为难。
任何事情都没那么简单。
当然,我们期待能创造出更好的方式,真的像住建部专家们所说的那样“变独唱为大合唱”。
A股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13000亿12月6日消息,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A股3743家上市公司中,有18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超过48%,合计持有市值达13340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均值也不断攀升。
2003年之前,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寥寥无几。
当年8月,国务院“18号文件”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非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开始响应号召加入了“炒房军团”,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快速增长。
|DK点评| 这是大家对房地产的敌意,这种稿子不仅是现在,过去你肯定也经常能看到。
有些上市公司业绩不好,卖几套房子,然后就产生了利润。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肯定不是主流现象。
如果把这样一个非主流的现象,归到“A股1800多家公司持有13000多亿的投资性房地产”身上,就更让人误解了。
什么叫投资性房产?比如说这家公司是制造业上市公司,它拥有的工厂;或者商业公司有商场,然后它还买了写字楼。
房地产本身是百业之母,没有房地产,你在哪一个空间开展生产活动?所以很简单粗暴地把13000多亿的投资性房地产直接归纳为他们在炒房,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报道,这是故意用对房地产的敌意误导人。
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如果不是故意,就是无知。
房信贷紧缩正在通过多渠道缓解12月11日,大摩发表报告,受惠政策和信贷两大推动力,预计内房股2020年表现将强于恒生指数。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证监会上周批准两家地产商H股发行计划,释放的积极信号意味明年房地产政策基调将更温和。
(观点地产网)|DK点评| 这份报告讲的是内房企信贷紧缩正在通过多渠道得到缓解。
什么叫内房企?就是中国内地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房企。
我们知道此前,特别是下半年,房地产企业贷款面临的监管非常严格。
大摩的报告提到,中证监批准了两家H股的发行计划,并称内房信贷紧缩正在通过多渠道缓解,境内发债和资产支持证券(ABS)的通道现在都已经重新启动。
所以从最敏感的资金面来看,相对一点点的宽松,现在正在打开一扇小小的门,让一部分阳光慢慢地透射进来。
这个真实的市场反应是不容争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