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聂剑平:与自然相融、与人文和谐的民宿,我是这样打造的

发布:2023-02-26 浏览:36

核心提示: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做的一些事情。我现在在澳洲的墨尔本,一个叫加拉山谷的酒庄里面,环境非常的安静,这里与我们做的案子有一些类似的地方,所以非常好。在这个环境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做设计的心得。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在丽江做的一个案子,我们叫它墅家玉庐雪嵩院,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设计需要以人为本。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什么叫设计以人为本。我原本也常常说设计以人为本,但是做了很多案子以后,后来发现我这个设计以人为本那基本上是以自己为本,这个人是我自己。做了这些最新的案子以后,我对以人为本,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做的一些事情。
我现在在澳洲的墨尔本,一个叫加拉山谷的酒庄里面,环境非常的安静,这里与我们做的案子有一些类似的地方,所以非常好。
在这个环境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做设计的心得。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在丽江做的一个案子,我们叫它墅家玉庐雪嵩院,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设计需要以人为本。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什么叫设计以人为本。
我原本也常常说设计以人为本,但是做了很多案子以后,后来发现我这个设计以人为本那基本上是以自己为本,这个人是我自己。
做了这些最新的案子以后,我对以人为本,有了一些心得体会,这个人其实应该是你所希望的客户或者说希望大家来的人,以这些人为本。
下面开始先讲我在丽江做的这个案子,这个案子在丽江的玉湖村,也许有些人去过,但是我估计大多数人没有去过。
去年六月份在杭州的一个众筹专场上,我问当场的人,有多少人去过丽江,大部分都举过手,然后我又问有多少人去玉湖村,结果一个都没有举手。
那么为什么去这个村子?下面有请我助理小邓,把村子环境的照片发给大家看一下。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图片不是请摄影师拍的,是比较随意拍成的。
这个村子非常美,有着非常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石头村落。
我是2003第一次去的丽江,这个村子我已经记不起是哪年去的,去了很多年了。
当时只是觉得这村子很美。
当时特别深的印象是,这里是丽江唯一的一个石头村,简单说这个村子的房子全部是当地的石头盖的。
当然,后来了解到洛克这个美国人,他在这里住了二十七年。
他是把纳西东巴文化,传到西方的第一人,包括香格里拉这个地名跟他也有关系。
因为他把这个美丽的地方,告诉他一个叫詹姆斯·希尔顿的朋友,这个英国朋友其实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他只是根据洛克的描述,写了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
在这本书里他提到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就是一个所谓大家所认为的世外桃源。
我当时看到这个村子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那时我还在深圳忙着做一些商业的设计。
过了很多年以后,当我们决定想做一个现在大家都在说的民宿项目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村子。
关于民宿定义,今天也不便于展开讨论。
我还是认为我自己做的产品叫墅家,别墅的墅,家庭的家,他不是民宿也不是酒店,它只是一个有居住功能的产品。
当我决定在这个村子做项目的时候,我就去这村子里找了。
这里还有很长的一段故事。
后来找了村里的7个房东谈合作的事情,之后开始了筹建,大概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用了3年多时间才把这个项目做完。
为什么去这个村子,其实我相信所有人看到这个村子的照片,哪怕你们没有去过现场,也会被它的环境所打动,所以这是我想做这个项目的理由吧。
开始着手做设计之前,我给自己先想了几个我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它不是我个人居住的房子,其次它也不是农民自己要住的房子,它是一个期望更多的人,不是云南人,而是外地人来丽江能够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的房子。
所以做设计的话那么必须要解决几个问题。
从我来讲,我的第一想法是说当地这个村子特漂亮,他们都是用当地的石头堆砌的,整个建筑环境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协调。
所以我当时第一想到的是说我不能破坏这个协调,我还是要保留好这样一种协调关系,所以说我重点是要解决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平衡的关系。
我不希望这个建筑是一个和环境格格不入的东西,但是又希望它与当地的民居有所区别。
为什么有所区别呢?倒不是刻意说这个设计要做的非常好,只是因为当地的民居是受到当时物质和技术条件的影响,所以盖的房子其实看起来是不错,但是就现在来讲,如果要居住的话还是有些问题要解决。
所以我希望它能够在保持原有建筑与环境协调的前提下,多解决一点我们现在去居住舒适的问题。
去过丽江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几千家客栈和别墅。
其实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原有的民居改造的,没有太多改变在里面。
那么既要让这个重新设计的建筑与环境都很协调,又要能住的很舒适,还得让当地人能够接受,不至于让他们认为你这个建筑与我们村子没关系。
这个问题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其实我记不太清到底这个方案改了多少遍了,待会我可以让我助理的把一些方案的过程图纸发给大家看看。
当时之所以做这么多方案修改是因为我一直吃不准,到底哪一种调性是最合适的。
我既不能把国外的一些很漂亮的东西直接搬过来,我又不想完全照搬以前的民居,做这东西还得要与周边村子的环境相协调。
所以说方案其实改了很多,那当然都是一个调性的修改,我一直在找到底什么样的方案能够最适合这个地方。
我内心希望这个房子盖出来只属于玉湖村,不属于第二村落。
那怕是在丽江的其他区域,它都不合适。
大家去了这个地方就知道这个地方非常有特点。
除了设计有这个原始想法以外,同时这个建筑到底拿来做什么,在功能上我当时有一些想法。
我不希望这个建筑只是拿来居住的场所,我更多的希望这个建筑能够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这个交流是指我们的客人和村里的村民还有雪山和周边的环境,它都能够对话,同时能够让我们来的客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互动。
而不是像常规的酒店,不管是一星也好五星酒店也好,基本上客人之间是没有互动的,客人跟酒店的关系就是一种单纯的买卖的关系。
所以在整个布局上一共十三栋房子,三千多平米的建筑面积上,其实是拿了三分之一的面积出来,作为一些公共空间的交流场所。
除了这种居住空间必须要有的一些大堂、咖啡、餐厅,我们还做一个小小的民俗博物馆,也是希望的给村里的历史做一个记录,同时它能够记录存在历史。
我们也希望这个空间能够提供一些艺术家,能来这里创作的,我希望有些现代人的意识在里面。
在这个设计中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导演,就是说我来定整个案子的调性,具体的内容实际上是靠很多人合作来完成的。
还找了几个艺术家,一起无偿做一些创作的活动。
所以说里面还是有一些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这样使它更人性化,更有意思。
在2012年这块地刚刚开始建造的时候,一个是我当时没有完全想明白这个设计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调性没找到。
另外一个是因为一些平面功能的问题,包括多大面积合适,怎么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每个房子能够看到雪山和自然环境。
这些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当时是边设计边施工的,这其实是个三边工程。
所以这个方法可以让大家借鉴参考,在做这个设计的时候没有刻意的去界定建筑和环境和室内怎么区分的。
我基本上是边走边看,前面说了我希望这建筑本身还是与环境能够协调,所以从材料上来讲那么就选用当地的石头。
屋顶肯定还是用的是坡顶包括坡顶的坡度,基本上我们还是跟当地村里的习惯性的坡度是一样的,但是只是高度做了变化。
因为传统层高比较低,而且二层特别矮基本上是不太住人的。
在这个地方的传统房子的层高第一层比较矮,二层更矮。
但是我把重点放在二楼,二楼环境能看到雪山。
一楼做了三米多,二楼加上斜顶最高部分是四米多,一楼加上二楼斜顶的中间那部分一共是九米多高。
在建筑上也做了一些变化,当地房子不能盖三层只能盖两层。
所以我用一些小技巧让中间部分有一些高,两侧降低一点。
看起来还是两层,中间有两个小阁楼,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二楼能看到风景。
一层全部是石头房子,二楼是玻璃盒子。
和当地的房子不一样,纯粹的玻璃太现代,所以加了一些木格窗。
但实际上我在做设计的时候,前面一直讲调性,没有尺寸。
一开始只是做了框架,那么我甚至连楼板都没有做。
平面没有想清楚到底怎么分割,所以只做了个框架,把屋面架起来然后在框架里面,慢慢去做深化设计。
一是说找到调性,包括石头怎么砌?为了砌外墙的石头做样板,做了几个月的时间。
又不想砌的太精细,又想保留当地原始村落的形式的砌法,原始的砌法砌的比较随意,在防水上还有有些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石头墙怎么砌花了几个月,既希望它不要做的太精细像一个现在的房地产房子,同时又希望能把质朴的感觉做出来。
最后做了一个样本确定下来石头怎么一个调性。
从内部的分割上来讲,因为毕竟房子不是拿来居住的,而是用来度假的。
所以采光尽量要好一些,从四面上开了窗户,屋顶上也开了天窗。
当时的想法是阳光能够照进房子的每个角落,所以采光就做的特别多。
当时这个想法不得已而为之,不过后来发现这个思路挺不错的。
我现在在做其他项目的时候,我刻意的去用了这个方式。
这点和深圳华侨城的办公室一样,他是一个厂房按照loft设计,后来我发现了loft有它巨大的好处,loft给了我们设计上很大的想象空间,让你在后期去调整,因为开始很难在短时间内把你的想法在空间中尽善尽美的表现出来。
这个方式只是一个框架,其实我的意思是可以做一个loft,然后在空间里面调整,后来我发现这个方式挺好的。
如果以后大家有机会遇到建筑与室内一起做的时候,这个方式可以尝试一下,不会让你房子盖好之后去砸楼板,不会让你有损失同时也让你的空间有其他的想象空间。
如果大家有机会来现场看的时候,我们很多的房子的户型图不一样。
基本上我们是根据每一栋房子所处的位置看出去能看到雪山什么样的风景,来决定每套房的高度和空间的高度以及它的宽度和开窗方向。
这个就是说把一个建筑做成一个loft的最大的一个好处。
那么建筑其实很简单做完了,基本上单体的别墅都是一层石头墙。
开窗没有开太大的面积。
二层基本上以玻璃为主,再加上天窗的辅助。
在这个设计上我几乎没有做室内设计,没有去做什么造型或者刻意要做什么东西,基本上我只是把材料选定了。
既然来到这个乡野村落里面还是要保留它这种质朴,所以外墙用了石头里面还是用石头,除了石头以外在整体空间里没有用到瓷砖,一点现代材料都没有用到。
除了石头就是用松木和黄泥墙,卫生间那部分基本上是外墙腻子,直接抹上去。
整体是这么质朴的感觉。
唯一让我头疼的地方就是地面材料的选择,现在看起来这个设计最大的败笔还是地面材料。
因为这个村子特别冷,我想给它做地暖,但是做地暖的材料一般要用复合实木地板或者复合木地板。
这些我不太喜欢,这东西太工业化做上去不太合适这里。
所以选来选去就选择了船木地板,当时以为船木地板是在海里浸泡应该不会怎么变形,实际上铺上去变形的还是很厉害,而且还特别硬。
现在就是地面材料让我非常不满意,但是照片上看起来还可以。
这个船木地板照片上看起来还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给大家提个醒船木地板以后用还是要小心一些。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
整个室内设计没有多少施工图,就这么定了,没有什么造型。
因为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室内设计造型都是矫情的,不像城市里面的一些建筑,追求一些设计感或者是体现设计师的能力也好,我只是一切顺其自然这样做的。
在室内的配饰上基本上都是新旧结合,新的家具是我们用纳西的款式重新做的。
然后选一些老家具,后来发现了老家具比新家具要便宜。
我们还请了一些艺术家在重要的空间里面做了一些绘画和雕塑。
我觉得艺术家做的东西跟我们设计师做的还是不太一样,他们会让这个案子有活力不会那么单调。
关于黄泥墙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为了表面的效果,黄泥墙做了两个月效果也不怎么好,后来一个专家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通过这个专家的介绍,我才知道黄泥墙不仅是为了好看为了保持风格的协调,而且是原生态的环保,它对材料的做法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整个村子材料比较单一,除了石头比较好之外,没有什么材料可以用。
我们既要让大家看起来这个材料是当地特色的又不俗套,这里面其实还是靠了很多艺术家来解决的。
我们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对元素的创作,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单调,做下来千篇一律。
艺术家进来后它的个性就浮现出来了,在我们大堂有一位艺术家,用了一些树枝做了一匹抽象的马。
还有一个广场只有一个钢架子,后来找了一个雕塑家,做出来的东西很有创意。
另外在建筑上我还是做了一些创新,和当地的传统不一样的地方。
入口水面上的大堂的地方,主要建筑上做了几道曲线弧形的墙。
当时骑马上雪山看当地的环境看到了几道山,就随手花了几条曲线,后来觉得这个曲线和整个山势还是特别呼应的。
所以现在看我们大堂的照片的时候跟这个山还是有一定的调性的,基本上还是找到了这种调性。
包括房子里面做了几个扇形的窗,这也不是一个常规的做法。
为什么用扇形的窗?扇形的窗室内正好能把雪山框起来。
那个扇形的弧度正好是我去骑马上雪山到四千米海拔的时候看到的地方,那个雪山的弧度特别好,就把它拍下来。
我是参考那个弧度去做的这个窗。
另外在当地传统建筑在山墙上会挂一条或者两条木头做的悬鱼。
因为当地是木头房子,想要防火,鱼代表了水,寓意是水能灭火,悬鱼这个元素我们也用了。
在这张照片中能看见这个里面的图就是大堂,下面是两道弧形的墙,它其实双弧形里面曲线,上面整个我们设计的抽象的一个鱼鳞格的。
原来我们公司的一个女设计师,后来她去做服装图案设计,那个鱼鳞格抽象化然后用木头做出来的。
我们这个就是比较创新的吧,整个这个建筑在丽江是比较特别的,能找到渊源又和传统不一样。
具体的户型设计不是太方便,我不好去解释,每一栋的每一个户型,它都不一样。
不一样的唯一理由是风景不一样,当周边的风景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在室内在布局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一切都尊重大自然,希望在室内能够最大限度的看到的自然景观,一切都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
整个室内用的笔墨做的不多,最主要的是建筑上的。
但是景观上还是不太满意,因为当时我们去找了一家做房地产的景观公司来做。
我们提了要求希望这个景观能够做的质朴一些,然后又能感觉不一样,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用房地产那套做法来做。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一下如果做民宿类的案子,使用一些城市设计的手法一定会失败的,所以在景观方面我还是不太满意,就是植物配置不太合理,然后在景观设计上来讲不够质朴。
整个景观设计我觉得过于工业化了,过了房地产化了,过于矫情了。
现在我还在调整,我还是希望它没有太多设计的痕迹在里面,而是设计的元素在里面。
刚刚发的图片大家能看到几个扇形窗,因为正好这个位置是能够把雪山的山顶看到。
而且这个房子的隔壁的是另外一套房,窗子做高之后能够把整个雪山的看到。
另外一方面与隔壁栋之间不会有干扰。
整个软装花的钱非常少,不像房地产一样一平花几千块,因为这是一个度假项目,整个经费比较少。
我们整个项目的软装和家具加在一起不到一千一平方,但如果用这个去做房地产的话基本我们是赔钱的很厉害。
这个案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为什么房地产需要几千块一平方的钱才能把房子做出来,其实这里面还是很多空间的,有些时候花钱多,真的不一定做的出来这效果。
我自己的体验就是说一切都能顺其自然,运用当地的材料和一些做法,把空间结构做合理的时候,预算还是可以控制的。
做出来的效果其实一点也不比城市房地产样板房差。
虽然材料不是那么高级,但是它更有温暖更有温度。
它是能够让人住的,不像很多房地产样板房做出来只能拿给你看的,真的要住那就有很多问题。
这点让我一直在反思到底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做设计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其实不是花了多的钱就能做的非常好,在做预算调整的时候我自己还是有重点,在一些人可能接触到的地方,用的材料是非常好的。
但是一些只是拿来看的地方,其实基本上是没有讲究材料的高级了。
但是我做完之后没有听到客人说你这个东西档次太低,好像大家都不太关心这个事情。
假如以专业的眼光看,那绝对是一分钱一分货。
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的时候,当你感觉到你做的设计与自然特别协调,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的调性与环境特别契合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会忽略材料是否高级,反而会觉得它比较温暖,我想这可能为什么这两年民宿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
有一些五星级酒店做的非常的豪华,而大家反而不感冒不太关注,我想可能还是有一些原因在里头的。
关于设计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这些,因为有一些细节问题要讲起来就可能花的时间会太长。
没什么图纸发给大家看,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单独聊聊。
对于我来讲我觉得就是做这个项目可能核心的是要找一个调性,如果调性对了那你很多缺点大家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调性不对,花了再多的钱,或者是想强调你的个人的东西,可能大家对你不感冒。
我们在大自然面前什么都不是,我的设计在大自然面前很渺小的。
尽量尊重大自然,尊重自然村落,尊重当地文化。
这样你的设计做的就比较讨巧。
传统的酒店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物质的问题,就是让大家怎么样住的很舒适。
那么我现在做的这个东西,其实舒适度是个基本问题,但是我更想解决的是人和自然和建筑之间怎么样和谐共处的问题 ,这个是我心里想说的话。
那么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最美好的时光一定是与人度过的。
就像我们古人说的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
其实这三点说的就是与人有关系的。
那脱离了人,他们这种快乐,相对来讲是很难让你记住一辈子的的。
所以说我做这个设计基本上还是以人为本,这个人当然不是我自己。
能够让我们客人能够感受到这个建筑的温度。
之所以这设计里面他做的那些配置和让这么多人来参与,实际上因为每个参与的人进来之后他花心思下去,不是做商业设计。
他就会留下他自己的温度,他就会留下自己的印记,但是我还是要求说我们不希望把你个性和城市里的东西拿出来。
我们希望你是能够体验,去感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它给你什么样的启发,那么做出来的东西是有温度的。
我希望这个是设计是大家喜欢的,有温度的,人与人可以在里面自由交流的,能够成为朋友的。
大家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的,不仅是从建筑本身能够体现的,从它的空间形态与周边环境能够体现的。
这个建筑是受当地欢迎的,这个建筑与当地是相协调的,这个建筑给当地人带来新的生活的希望,他们以前的生活还是能够有进步和发展的。
这个房子做完以后,我们的房东和村民还是很接受和认可,这个建筑做出来后还是给村里的村民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的一种新的启发。
我想这个不是一个简单的传统酒店能够带来的。
如果这个建筑只是让客人喜欢,而村里人不喜欢,那么它还是不和谐的,目前为止村里人和房东还是非常喜欢的。
我希望这个房子做完二十年以后还是要还给他们,还是希望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让他们生活的更好一些。
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这里。
思友问答1、民宿设计与五星级酒店的设计在设计理念有什么区别,民宿对选址、本土人化、风俗是否有更多的考究?聂剑平:从根本上来讲,应该都是以人为本,我想这个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五星级的以人为本可能是更广泛一些,他不是那么具象的针对哪些人。
民宿可能更强调的是主人的个性,当然这个他是一个广义的。
要么民宿的投资人,要么民宿的设计师,要么民宿的主人,更强调的是个人的这种的个性。
实际上我刚刚做的案子,实话实说,从材料、手法、调性也好我都是在考虑怎么样与环境相协调。
但从本质上讲,设计基本上是反映了我自己的一个世界观。
这是我对自然,建筑的看法。
其实我没有去考虑很多想法,很多都是调性的思考。
当然在功能上要以人为本了,那个还是一样的。
民宿酒店它生存的唯一的理由是个性,当然村落要有个性,选址也要有个性,风俗也要有特点。
他这个村子无论是风俗和地址都是非常有特色的,玉湖村有记载的是纳西的木氏土司在丽江的第一个村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在雪山脚下的石头村子,洛克也是在这里呆了二十七年。
所以说大家有缘做民宿酒店的,选址是第一位的。
如果地址已经定了,那么只能是发挥你的个性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家里说要做酒店,因为他本人不懂做设计,所以就一直很担心做不好,他找了很多设计专家咨询问题。
最后我给他的话是说:你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千万不要去听设计师的,因为那些设计师很有可能是不懂你要的东西,这样的话他说出来所谓的个性很有可能是没有个性。
2、现在像杭州、云南等旅游景区都有很好的民宿酒店,但是如何才能使这些民宿酒店不会被产品化,更加突出设计师的理念?聂剑平:这个民宿能不能算产品化,这个不是设计师说了算,应该是投资人说了算。
我相信将来投资人会把民宿酒店产品化,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是如果说这个投资人本身他自己想做个性,他有这个想法,设计师才好配合他,所以这个问题不取决于设计师。
对于我们来讲室内设计可复制性太高,我不太做城市的设计,我只研究乡村度假的酒店设计。
如果设计师要有所突破那么设计还是要结合环境出发,尽可能的把原有的特点去放大,然后再加一些你自己所思考的元素。
做这些产品靠你自己是不够的,除非你是全才,当然你邀请一些艺术家朋友一起合作那是最好的。
3、我想问老师为什么会选择坚持做民宿酒店,民宿酒店是对老师有特别的意义吗?聂剑平:这个当然有特别的有意义,我在深圳呆了快三十年,设计也做了几十年。
实际上我做的这些商业设计我觉得很没有意思,是因为基本上这个设计与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打个比方,做五星级酒店其实大家更多的是在考虑,这个设计如何有新意,如何造型别人没见过,如何豪华。
但是这些设计对于我来说,特别没有意思。
当你做五星级酒店,你闭上眼睛到底为谁而设计你不知道,你脑袋除了做好这个还有其他别的东西吗?没有。
你除了刻意的要求一心想做一些创意以外,你还有别的追求吗?其实他与人没有太多直接关系,所以是这个问题,才去做大家所说的别墅这个东西,但是我还是认为他是墅家。
为什么是墅家?我们一辈子离不开两个环境,一个是自然环境一个是建筑环境。
那么对于建筑环境而言,别墅是唯一个载体能够六面开窗。
能够把你所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建筑,都在别墅里体现出来。
但是这个家我还是强调情感的交流。
我觉得传统商业设计对我而言,它离生活有点远,或者说它没有那么具体。
我期望做一个产品是能够解决的不只是物质上的问题,不只是视觉上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本体。
我觉得民宿这个产品之所以大家喜欢,是因为有个性的人在那。
民宿的主人是很有意思的人,很会生活的人,或者很懂生活的人,这样大家是奔着这个去的。
所以说这个设计对我是有血有肉,更丰富,那么做起来就有意思。
而且跟你同样生活的人他会喜欢这产品,然后跟你联系起来,那么同时在这里会发生很多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要讲民宿对我特别的意义,是因为我从小也是乡村长大的,所以山水是我自然的归宿。
为什么我在大城市呆了那么久老觉得缺乏归属感,实际上是感觉人与人之间缺乏那种温度。
所以我才去了几个地方做了产品,这是我个人生活的追求。
-END-文末感谢此次思享汇主持人 阿斌感谢此次实录整理 饶非▼扫一扫关注“设计思享”▼文章的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读点设计(ID:DDDesigns)设计世界看起来门槛很高很多人即使对设计有兴趣也会觉得它们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想邀请对设计有兴趣的人一起来读点设计我们并不是教你如何快速的学会设计,我们只是想带你在阅读中邂逅设计,设计远比你想象的更有趣赶紧长按以下图片扫描二维码一起读点设计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国外小哥把一艘废弃的双体帆船变成了太阳能漂浮家园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