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爆炸荷载在饱和土和非饱和土中传播、衰减等规律不同,《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以下简称《人防规范》)中爆炸动荷载的综合反射系数、土的波速比等等均与是否饱和土有关,爆炸等效静荷载取值也多与是否饱和土有关,那饱和土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天然状态的土一般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部分组成,《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 GB/T 50941-2014》第4.3.25条指出,孔隙全部为水所填满的土是饱和土。
严格讲饱和土应是指饱和度为100%的土,实际上这很难达到,工程上的饱和土基本上是位于水下的高饱和度的土,可能存在气泡,所以在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度较高,土中的空气以气泡形式存在于孔隙水中的土在工程中也称为饱和土。
相对于饱和土,同时具有固体颗粒、水和气体三相的土是非饱和土,也就是说土体内有部分孔隙或全部孔隙被气体填充的土就是非饱和土。
土的三相组成那如何判断是否为饱和土呢?工程上常以饱和度作为判别标准,饱和度大于80%时为饱和土,饱和度达到100%时为完全饱和土,饱和度的定义为土中孔隙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但地勘报告一般不给出土的饱和度指标,我们如何计算饱和度呢?某项目地勘报告土质数据设土粒体积Vs=1,则根据孔隙比e定义得,土中孔隙体积Vv=Vse=e所以土的总体积V=1+e土的相对密度ds是指土体颗粒的质量和与其同体积的纯水在4°C时的质量之比,据此定义可得土体质量,ρw为水密度土壤含水率ω是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据此可得水的重量为水土总质量可得ds=(1+e)ρ/[(1+ω)ρw]土的饱和度Sr=[ρ*ω*(1+е)]/[е*(1+ω)*ρw]在工程实践中,对有些土层可以不进行饱和度计算,也能作出准确判断。
例如: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层、含水量大于液限且孔隙比大于1的软粘土(孔隙比大于1.5时为淤泥、孔隙比小于1.5而大于1时为淤泥质土)均为饱和土。